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

七月有情天




天晴有感
今個夏天真多雨水,雖然帶來出行的種種不便,但也使本來酷熱的季節有所放缓調適。
今天一早放晴,擺脫了多天以來的風風雨雨,陰霾和晦氣。曬一曬太陽,倒也感到暖透人間。天地萬物滄桑變幻,匆匆花開花落,循環不息。靜觀萬物皆自得。
28日在上一篇收到 Yau sir 一則勉勵的留言,他對秋的健康信心十足,認為應能活到百歲。
收到多年網友的信任與支持,真是人間有情!

年初跑了兩次靈堂,見有一位往生者祇不過剛踏入中年!不禁感到生命是需要健康的支持。
但是一個人若然多病,長壽也枉然。聽說很多的疾患都是吃出禍來的,因此多年前已經小心飲食,並且習以為常,有時偶然放縱一下飲食,也無須介懷。
如今很多老年人的疾病漸趨年輕化,像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等,據說很多都是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,不知不覺地多吃了糖份和煎炸肥膩的食物所引致。漸漸形成血管閉塞就麻煩了!
建議多吃洋蔥、木瓜、冬瓜、南瓜、青瓜、番茄(西红柿)、黄瓜、丝瓜和各種綠葉蔬菜、捲心菜等佐膳,不要只是偏好肉食。 
蔬果當中各自含有不同的營養,或帶有抗氧化、抗癌的成份,或含有鎂、鈣等人體所需的物質。
以上只是一般常識,若然不識,上網來一個搜查便知曉了。
 
        ( 韓國首爾的山水 ) Suki 攝


坐遊賞花

本人就是懶得很,就近鄰居老婆婆的女兒Sanna 由加拿大屢次回港探親,總是邀我到她那邊去探望她,我也是推辭著。
也不是為了省那點錢,只是迢迢千里遠隔重洋,乘搭長途機恐怕太累了吧。
那年住在美國加洲Santa Clara 的長輩說:他們一家六人買6張機票,會多送一張,叫我一起去看看走走吧。結果我還是沒有出行的意思。看來我真是沒出息,寧可獨自做一隻井底之蛙。

自從數年前大女兒 Suki 出嫁之後,我們只是去過兩次旅遊,已經沒有經常出行的紀錄了。今年他們邀請我去韓國遊,我覺得賞櫻期已過,也沒有甚麼出行的意欲。 
就在這裡貼出幾張韓國首爾花圃「芳香草園」的照片,點綴一下敝博。











女兒 Suki 在兩歲多的時候,曾經跟隨我們遊覽祖國大地。
如今她又不辭勞苦,帶了不到兩歲的小女兒去旅遊。


        爸爸,我要覺覺豬咯!  Z z z z......





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

7月7日這一天


在灣仔的街道上

關於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的這件歷史大事,誰還會記得呢?年青的一代,很多已經忘記了祖先的歷史。

這一天,大女兒一家三口和我去到灣仔的一家老牌酒樓喝茶,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吃個夠。

因為沒有常常為食物拍照的習慣,抱歉這些照片欠奉了。
祇用手機匆匆拍下幾張街景。




茂蘿街上的白屋  ↓


  綠屋變了更為典雅的白屋,
   這是一幢政府要保育的古舊樓宇。 






<分道揚鏢>


~~~~~~~~~~~~~~

這個小女娃
  
小妮子早已習慣了拿著私家碗筷匙吃東西,人人見到都讚她乖巧。可是漸漸她就會坐不安席,兩隻小手往檯面上扒抓了。
當然近著她範圍內的杯碗食物都要撤離遠一點,否則她會抓不住,來一個羅通掃北,準有些器皿就會給她掃跌到地上去。

又或者她會順手牽羊,用匙羹取去鄰近旁人的食物,據為己有。呵呵,這種行為當然要不得!


小孫女還不到兩歲,可是活動力頗強,總愛笑嘻嘻地跑來跑去!雖然還不大懂得用語言來表達,倒是蠻善解人意,哄得人好開心。 




可是她耍出來的花招也不少:一招「金蟬退壳」,兩隻小手已經懂得靜靜地穿過束縛的布帶,不肯安坐在家中的餐椅上。

當她看見被媽媽發覺了,竟是一臉甜笑地再穿回去,像沒事發生一樣。她最喜歡與大人們平起平坐。
 


看她笑的甜美,可是大哭起來嚇煞人!當心。




~~~~~~~~~~~~~~

無限感恩

每天都是賺到的,真好!十分感恩。
想當年不過是十多歲,就在“伊院"的手術室呆了六個小時,接受整治呼吸道疾病。之後,有一天我要求出院過年,要見母親。

豈料負責看望我的Y醫生說:「不要這麼輕率,一般動這種手術的病人,祇得五年。」

「甚麼五年?」我苦苦要求言明。這逼得跟在他身邊的年青L醫生說:「即是沒得治了,完了。」

五年不是一個大問題,我原本不打算活著離開。深知病比死更難受。可以離開是意料之外。所以之前母親不肯讓我進院,聲明不會來看我。當我知道可以離開了,當時我是充滿希望的。

出院之後,我仍得呆在一個煙霧瀰漫的家,使我仍然感覺辛苦!
其實陳大醫生的手術是十分圓滿與成功的,我的病灶是徹底除去了。我得要感激與牢記陳瑞麟醫生的名字。要感激的人蠻多的:有同學梁靜宜小姐與仁心仁術的大國手楊景煌醫生,
和當時很多的醫生與護士們。跟著要感謝的這一位,是一位自小居於水上的朋友。

他每天陪我漫遊山徑,有時下海接力划艇,享受著清風送爽,和山海之間陣陣清新的空氣;坐在舟中又看到白浪翻天,與浪花四濺的難忘時光。這樣使得我暫時遠離了煙霧迷濛的家。
就在這麼美好的大自然底下,促使人身心舒泰,使我本來瘦弱的身軀,漸漸增重了10 磅。

雖然沒有聯繫,心底裡仍然十分感激他們。就是這樣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續下去!尤幸多年來沒再咳嗽了。
在這哀樂的人生中度過了好幾個十年,慶幸如今依然健在。這不是僥倖的,當然時刻要注意飲食上的健康。我還挻喜歡唱K歌,唱了半天也面不改容,可見自小歷練的耐力也不錯。

敝博拋錨了足有兩個月了,十分感謝仍然來支持我的新舊網友,多謝各位不嫌我疏懶!
 

~~~~~~ 

~~~~~~。~~~~~~ 



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

五個小孩的校長




<愛與夢,讓平凡變得不平凡>

~~~~~.~~~~~
中國大陸譯名《可愛的你》是一部於20153月上映的香港電影關信輝擔任編劇及導演,陳木勝監製,張佩聯合編劇;由楊千嬅古天樂與五個小女孩聯合主演。
~~~~~~~~~~.~~~~~~~~~

<看戲前的提示>
紫卿為了去年我請她看了一場電影,今年她就來一個回請,在4月8日那天帶我去看了這齣「五個小孩的校長」。 剛進場坐下不久,她就提醒我說:「聽說這齣戲會弄得 人哭的,妳先拿出紙巾來。」我登時不能置信,笑說:「我不哭很久了,已經練得鐵石心腸啦!」不過,我還是乖乖的抽出一方白色的紙巾來。


最後我真是服了,一邊看一邊拭淚,總是抹之不了。

也 想不到現今還有一群這麼有心的電影人,拍出一部這麼現實感人的電影。據說這齣戲是依據真人真事來編寫的。

一位充滿著熱忱的幼稚園女校長,跑到一間鄉村學校 來,本來是想要幇幫助這五個小女孩轉校的,可是發現了她們各自有家庭上的困難,根本難以維持下去,要轉校簡直是天荒夜談。


於是這位見義勇為,只領四千多元月薪的女校長,決定排除萬難,維持這所殘破的鄉村學校正常運作。還要努力招募超過這五名學生,才能逃得過被清拆改建的命運。

最後,她是成就了這件慈悲為懷的好事。而編、導、演員們衷誠合作, 和整體的誠意,遂成就了這部賣座的好電影。如果票房失利,虧了大本,那麼,相信以後也沒有人敢開拍這類寫實的生活片了。

~~~.~~~

<苦澀回甘>

這部戲用上知名度甚高的楊千嬅當女校長,還有一班好戲的綠葉演員來配合演出。所謂牡丹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。
在這部帶著悲情的片子裡,其中也在合理的空間裡,滲進諷刺式的幽默笑料,和浮想連翩的惹笑空間。這就好像是在一煲苦澀的涼茶裡,放進大半塊蔗糖一樣,讓人有點甘甜的感覺。


據紫卿說:這五名小演員是在四百個小孩子之中被挑選出來的。其中有兩名小演員的演技真是了得,唸的道白很認真,悲哭起來像是親身經歷一樣!導演真是教導有方!



在這部片子裡有一首我很喜歡的歌~已故陳伯強唱的《喝采》,還有道出一個博物館展覽背後的艱辛。

 ~~~~~~~~~~.~~~~~~~~~

後記

當我一面看一面想起社區中心那幾個跟我補習功課的小學生,那麼的真誠可愛,真有再次回去重會小朋友的衝動!

也想起 Rainbow 和 Cherry 這兩位見習社工,那年曾經分別輔助她們在中心實驗各個項目,以期通過畢業的考核試。和她們每天籌組一個會議和一個晚會的進程事宜,一個攤位的構思和推進, 真是一幕幕都重現腦際了。

紫卿和我都曾經是這裡鄉事會社區中心的義工和導師,民間組織幹事。自從我宣佈退隱之後,她不是第一個要求我回去的人。要不是那天她在街上追上來,我們兩人都不會再見的了。是她帶動我珍惜這份友誼。
~~~.~~~


(後左起)吳耀漢、林小湛、劉玉翠、吳浣兒

姜皓文、古天樂、楊千嬅、馮淬帆

(李詠珊、陳麗兒、傅舜盈、何涴瀠、王詩雅)


~~~.~~~
~~~~~.~~~~~

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

記維園花展(三)


參觀該日個人行色匆匆,沒暇走遍全場,
很多美麗的場景也沒有去看過。
這幾輯的花卉和場景都拍得很粗疏,請原諒!

 
   雛菊

 花農培植出朵朵美麗的花兒,彷彿展示出片片美麗的
心靈,
在這個百花綻放的春天裡,色彩繽紛的就為了點綴人間。
讓我們捧一束去紀念先烈, 或是追思先人吧。

  
火百合

雙色堇

  
玉蓮


今年3月24日在維園花展見到不顯眼的玉蓮,就使我想起一位好同學~梁靜宜,記得在她家的窗台上,種滿了花花草草。
有一次我去她家,她和伯母推介了一株玉蓮(又稱為石蓮)來送給我,說是很容易料理的。
她來過見我種得很好,跟著又帶來一小株鐵葉給我,然後是金邊吊蘭、落地生根、午時花等等,源源供應不絕。

~~~.~~~

因為當時母家的露台向西,陽光充足,空氣很好,因此花卉都生長得很茂盛。當時我不懂得下甚麼肥料,祇是用花生米碾碎埋在泥土裡。
她拿了一株小小的鐵葉來給我;第二次來到我家,見到巴掌大的鐵葉長得很茁壯,差不多有一米高,竟然大吃一驚叫起來。


自從出到旺角的花墟看花之後,才發覺很多外國的花卉都未曾見過,以下的花朵名稱或未能標示,請諒!
  黃色鬱金香

 


後來我買了一盆香草回來,在煮綠豆粥時,可以摘一些葉兒下來同煮。

還有扁柏、虎尾,茉莉、小辣椒、秋海棠、簕海棠等。

跟著又有親戚送來一盆玫瑰、一盆曇花,由無花種到開花。可惜後兩者都是曇花一現,因為當時不懂得怎樣去延續種植。

~~~.~~~


“午時花”雖然花朵不太大,可是天天在午間開放幾十朵,二家姐回來吃午飯時,總是興沖沖地先去細數花朵。

它天天一開一收,綻放嫣紅色的花兒,天天生生不息。還被戲稱:「五時花,六時變。」真可愛!

曇花的開放最惹人注目。記得那在雨後忽然長出的兩個花蕾,是在晚間十時開到凌晨二時,其間飄來滿室芬芳,素白的花瓣恍如仙子展袂,母親和我為了賞花,那晚竟然都不早睡了。


  秋英 (波斯菊)
 

   左~天堂鳥  右~

 鳳梨科的植物








 毋忘我


在花的海洋裡,請毋忘我。

 

<洋蘭展銷>




蝴蝶蘭



買了兩盆回家



 

~蝶灣夕照~


舍下窗外十丈之遙有株高標的木棉樹,
可惜花朵開得不太茂密,卻高得難以看清楚,
我實在不懂得怎樣去把它拍好。
這庭園裡的清潔工人很勤力,
掉下來的花兒總是被她掃去。
 唯有走到附近公園的草坡上去拾取,
才可以近距離多看幾眼。

還可以把它晾乾了,煮粥或烹茶。
這樣很環保,物盡其用。

~~~.~~~ 

     剛借來《山森先生》的大作  ↓

  (拍攝地點~麗閣邨)

   ~~~.~~~
   ~~~~~.~~~~~


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

記維園花展(二)



<都是臨時移植來展覽的花卉>
SAMSUNG 手機拍攝


花苞輕柔可愛的花兒,像是簕杜鵑,又叫三角梅,
有人說這是九重葛。
名字叫什麼都不重要,只要是喜歡。


<今屆花展的主題花~跳舞蘭>
~~~.~~~
九龍旺角的花墟市場,那裡的店鋪每天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美麗的花兒~玫瑰、鬱金香、百合、菊花、桔梗、毋忘我、滿天星、波斯菊、熏衣草、荷花、玉蓮、羌花、劍蘭、洋蘭、國蘭、九重葛、秋海棠……等等,一時真是數之不盡。

而花之中很多都有不同的色澤和品種,大部份都是由內地和世界各地輸入香港這裡來售賣的‧


香港是世界各地花卉的出口市場,最近一位網友告訴我:
香港每年的花卉展覽,都得到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參予。因為有這麼多花商和花農的鼎力支持,才能做到這樣的盛事。

 <洋紫蘇>
 ~~~~.~~~~
  一場繁華夢

想想也是的:展覽地的維多利亞公園,只是一個運動場和休閒的地方,並不是一個花園,忽然每年都弄來那麼多的花花草草來給我們觀看,簡直就像弄魔術一樣,忽然之間種上那麼多的花海花山,又用盡最好的辦法來保濕,砌出那麼多的圖案,好得維持一段日子,或有所增減,直到展覽結束了,一切繁華過後,所有的裝置和花花草草等,全部都給拆走移走,再不留下一點點痕跡。


睡蓮和金魚,都不知道:這裡只是一個暫時安歇的家。

  
雖然我不大喜歡趁熱鬧,但有時也不推卻女兒的邀請, 珍惜與她同遊此盛會的日子,一併看看這場美麗的魔幻表演!




跳舞蘭專輯







~國蘭~



黃色扶桑花(紅色的亦名大紅花)


<這台打穀機 已成為歷史的見證>
 
<展出少量本地種植的農作物>


  



~~~.~~~
~~~~~.~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