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看到wei-wei姐的網誌,轉載介紹了「中國好舞蹈 第12期 」中国舞者冠軍爭奪戰的視頻,十分精彩 ! (上:秋葉截圖拍攝) 
我看到來自新疆的“古麗米娜”美艷動人,舞蹈精湛,感覺得她真是新疆之光 !  祈望中国各族融和,團結就是力量。
讓我來說說歷史:在很多年前,因為歐州戰爭頻繁,有些十字軍逃到中國邊境來避難,從此向內陸遷移世世代代居住了下來。
從一百年前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的唐朝文書來看,有一支「波斯軍」在677到681年之間穿過大唐西域,前往碎葉城。很可能這支波斯軍就是泥涅師的兵馬,一直向西,走在匡復波斯帝國的夢想之路上。  (波斯即是現今伊朗的古稱。)
《新唐書》提到了卑路茲之子泥涅師,他幼年留在長安為質子。據說在679年,泥涅師與裴行儉從長安一同帶兵出發,試圖抗擊大食,恢復波斯帝國。不過在穿過突厥草原的時候,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,裴行儉奇襲了突厥和吐蕃聯軍,拿下了碎葉城。
(唐朝的大詩人李太白
就是在碎葉城出生。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《舊唐書》中的卑路茲王子
巴拉朵里的《希提》史書第493頁記載,卑路茲王子到突厥統治下的中亞大夏去借兵,在那裏與一位突厥公主結了婚。
678—679年,唐高宗命令吏部侍郎裴行儉帶兵護衛卑路茲王子打回波斯,圖謀復國。但是當軍隊抵達安西四鎮的碎葉城,裴行儉和軍隊滯留在那裏不走了。 
所以這些地區的人民有很多西方人的面孔。 他們世世代代住在中国的地區生活,身份就是中國人 ,也寫漢字、說漢語。 
中國共有56個少數民族,各族融和很重要,彼此尊重,應視如兄弟手足,共享太平年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粵音應讀「tǔbō」=
吐播。目前對藏區的一種稱呼「圖博」也與此相應。 
大食:國名,在西域 “古波斯國” 西面,都婆羅門,兵刃勁利,勇于野鬬。 粵音:大食讀如“大治”。
 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
  近日看過客先生的網誌,除了看到介紹多幅西北珍貴動人的手機拍攝圖片;也看到介紹季羨林先生的金石良言。
因此想起北宋理學家張載的名句:
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」
 
張載又名橫渠先生,上述四句因而被後世稱之為「橫渠四句」。
以上這四句也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奉為箴言的。
敬天地,以人民為重,君為輕,為黎民百姓謀福祉,這是作為一個領導人應知所遵行的。根據歷史記載:唐朝之所以興盛,就是因為李家軍每逢出兵作戰 (歷年來都有外族入侵),都是以不擾民為原則,甚至叮囑士兵不能滋擾及敵方的人民。所以唐朝立國,各方藩屬盡歸心。多年來國泰民安,倉廪充盈。人人出行順利,民間可以夜不閉戶。
如果蓄意破壞小市民的正常生活,堵塞了市民的謀生道路,就像扼著市民的咽喉,以謀求利益,這和賊匪又有什麼分別呢 ?  難道這樣霸道的行為,還會在千秋萬世的歷史上,受到稱頌嗎 ?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秋葉感言) 
 
 
 
 ( 中國南北疆的導遊鄭海彬先生 以手機拍攝 )  
~~~~~~~~~~~~~~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