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起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後一年,我隨家人回到很陌生的廣東鄉下,見到很陌生的姑姐和表姊弟們,相見甚為歡欣喜氣! 因為一直有書信互通,大家都感覺親切。
表姊弟們專誠出來廣州會合我們。第一天我們一起同遊廣州動物園,第二天帶我們坐船回到佛山,等了好久才等到車輛來到,好不容易才回到鄉下的村屋。
(全部圖片取自網上)
表姊們立刻劏雞殺鴨,烹煮了一頓豐富的餸菜招呼我們。吃過飯後,表弟帶我出去看看桑基地。
他們稱這是“桑基浪”,我放眼一看:一望無際的綠色桑樹矮叢林,在這個冬寒的氤氳中,極目無邊,真像一片綠色的葉浪。
那一刻使我很驚訝,原來家鄉是這麼的一片碧綠蒼翠。
這些桑葉也是養育蠶蟲的主要食糧。
表姊也帶我去參觀閒人免進的蠶房。
她見我不怕這些蠶蟲,說真是想不到。
事隔多年二兄回去重修祖母居住的祖屋,之後我和姐姐跟隨他回鄉探望。可是在開放改革之後,由於地近繁盛的佛山,故鄉的桑田已被廢棄,變成了磚瓦廠和荒地,家鄉的農民大多都轉型去當工人。
後來知道距離佛山遠一些的鄉村,仍然維持了遍植桑田的清新模樣。育蠶種桑繅絲是中國數千年前嫘祖的偉大發明,始終是我們的根,可能那裡的公社是要維持這一種傳統沿襲的生產。
至於敝鄉當年那一片綠油油的景象,則只能留在記憶中了。